金融科技圈> 金融科技> 大数据> 文章页

大数据行业凛冬将至?资本告诉你才不是!

摘要:近日,时常挑动中国消费者神经的“大数据杀熟”一词,入选“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

来源:全景网 日期:2018-12-27 14:00

500614717_wx

近日,时常挑动中国消费者神经的“大数据杀熟”一词,入选“2018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这基本上反映了公众对大数据的认知。

但是这样恐怕并不全面,尤其是大数据在国内的发展情况究竟怎样,更是少有评估。对此,我们从各城市的大数据专利和融资情况入手,梳理我国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脉络。

我们统计了2017-2018年里我国大数据专利的发明申请数和授权数,共计5857件(注:本文专利数量统指发明申请数和授权数总和),发现北成深广四城大数据专利数量在全国遥遥领先,浪潮系相关公司在大数据创新主体中突围,而大数据创业公司“钱途”更是可期。

北成深广跻身全国第一梯队

我们发现,在大数据专利数据库中共涉及我国213个城市(包含中国港澳台地区),而专利拥有量超过50件的共计23个城市。这23座城市专利拥有量共计4661件,占全国总量的79.6%.其中,北成深广跻身全国大数据的第一梯队,合计专利数量约占全国34%.

北京专利数量又一次在全国领跑,拥有747件。成都仅次于北京,拥有435件专利,当真是大数据产业中的黑马。据悉,2017年底,成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数据资源、人才优势和大数据产业布局不容小嘘。排名第三的是深圳,共405件专利。广州以393件专利数量位列第四。

全国各省市纷纷布局

在大数据专利数据库中的专利共涉及我国32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专利拥有量超过50件的共计17个。这17个省级行政区大数据专利拥有量共计5539件,占全国总量的94.6%.其中,广东省大幅领先其他省市,专利拥有量达1121件,占全国总量19%左右。在大数据遍地开花的时代,约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实属难得。而在与省级行政区相比较的情况下,上海专利数量跌出前四、排名仅列第七位。通过分析上海市专利数据趋势可知,上海市2018年(截至11月)专利数量同比2017前11个月下降56.4%,呈现“半腰斩”的状态,不知是创新后力不足还是大数据市场发展疲劳?

创新市场的逐雄之战

通过分析此次收集的5857件专利,我们发现创新主体主要包括公司、院校/研究所、个人和政府机构等类型。其中,以公司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达到3971件,占比总量68%左右。院校/研究所申请(授权)的专利数量为1297件,约占总量的22%.而以个人作为专利权人的专利数量为526件,仅占9%.可见,我国大数据创新市场竞争主体多样,形成了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主的知识产权创新格局,并推动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市场竞争。

通过分析排名前20的公司类型创新主体,我们发现浪潮系共有三家公司在大数据领域中突围,以总计91件的专利数量在大数据专利公司主体中拔得头筹。这三家公司分别是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浪潮信息孙公司)、济南浪潮高新科技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山东浪潮云服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浪潮信息子公司),以第1位、第13位和并列第15位占据在前20的排名中,可谓是大放异彩。

大数据创业公司“钱途”可期

大数据企业的融资事件数也在不断增长,2005-2018年融资事件数达2109起,融资总额超过2254亿元(仅计算公布融资数据的事件)。2016年,大数据行业的融资事件数达到558起,为近年高峰。而2018年(截至11月),融资金额约为1273.1亿元,堪称近年的大“钱景”。

值得注意的是,导致此次融资规模井喷的大原因是,蚂蚁金服获得了140亿美元(近900亿人民币)的融资总金额,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的单笔私募融资。尽管如此,除去这一因素,2018年前11个月的融资金额也将近是2017年的两倍。虽然大家纷纷讨论2018年“寒冬已至”,但是资本市场永远是运作的,而好项目永远“值得”被投资。

可见,不论是创新专利或是商业领域,中国大数据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就如麦肯锡提道:“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和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我们看见了上文所说的数据科学与商业智能正在发生的深刻变化,不仅仅是技术和能力,也包括我们的城市,正在发生着实际价值的转移。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