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圈> 金融科技> 区块链> 文章页

“时间银行”有“瑕疵” 区块链助险企做“好”公益

摘要:近两年,“时间银行”理念在国内“落地生根”,不仅一些城市在养老、志愿者服务领域进行尝试。

来源:上海金融网 日期:2019-01-31 14:35

400246174_wx (1)

近两年,“时间银行”理念在国内“落地生根”,不仅一些城市在养老、志愿者服务领域进行尝试,多家保险公司也推出与“时间银行”相关的创新服务,并运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实践中遇到的棘手问题,引起社会关注。

公益新形态存在不足

所谓“时间银行”,是指用参与公益服务的时间来量化志愿者的付出,并借鉴银行“当下储存、未来支取”的存兑模式,实现志愿者群体互利共赢的公益新形态。

据业内专家介绍,“时间银行”采取将志愿服务行为折算成时间单位和积分的形式,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兑物品、志愿服务兑服务的激励机制,实现志愿服务、邻里互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三者的结合。去年以来,南京、青岛、武汉等地都在养老志愿服务领域对“时间银行”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以武汉的“首义美好时间银行”为例,其由武昌区首义路街(承担信誉责任)、美好集团公益中心(承担运行责任)、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武昌分公司(承担风险责任)共同建立。根据志愿者从事志愿活动的劳动强度和时间长短,累计志愿服务爱心积分,既可用来换取社区学校课时、他人志愿服务,也可抵扣物业费,或置换食用油、米、卫生纸等日常物品。

不过,在业已落地的一些“时间银行”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如怎样建立统一的时间计量依据、怎么实现通存通兑等。对此,业界普遍认为可引入区块链技术来解决。

上述专家指出,“时间银行”在美国、瑞士、日本等地均有成功实践。从近年“时间银行”在我国的实践中可以发现,手工记账、管理混乱、缺少监管等原因,造成积分的发放和支取、服务的分配和管理、互助活动的信用等出现诸多问题,使“时间银行”无法长期运转。而区块链是一种分布式记账技术,具有开源、透明的特性,可确保每次互助服务可追溯,由此提高互助服务的信任度、延续性和规模。

区块链技术服务公益

鉴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当前一些保险公司开始在“时间银行”公益服务中加入区块链因素。

譬如,阳光保险近日推出以“时间互助”小程序为载体的“时间银行”互助服务,并在旗下山东德州心湖阳光颐养中心进行试点。阳光保险相关负责人介绍,养老院工作人员通过小程序对外发布服务需求,招募社区志愿者为老人提供聊天、读报、文化演出等无需专业护理技能的服务,在服务完成后支付“时间币”,待志愿者自己需要帮助时,即可支取个人账户里的“时间币”。“该服务对改善老年人心理健康、缓解养老院人力不足、活跃养老院氛围起到积极作用。”

又如,平安集团日前宣布升级志愿服务模式,推出三村晖“时间银行”。志愿者在三村晖平台上完成公益任务,即可获得对应的“时间币”,当志愿者个人需要求助时,可通过兑换个人账户中的“时间币”来获得他人提供的志愿服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2月20日,平安旗下平安医保科技已在青岛正式启用全国首家以电子社保卡为载体的“时间银行”,为志愿服务搭建“时间交换”平台。

据悉,借助平安的AI、区块链等核心技术,三村晖“时间银行”可实现志愿服务时间的记录、存取、转让等功能,保障“时间币”顺畅流通,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志愿服务运行管理机制。比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志愿者服务中普遍存在的任务周期长、任务零散,且有间歇性、偶发性等情况,提供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同时,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公开透明、信息可追溯、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等特点,也让志愿服务记录真实、有效、可追溯。

关注中国IDC圈官方微信:idc-quan 我们将定期推送IDC产业最新资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支持

  • 高兴

  • 震惊

  • 愤怒

  • 无聊

  • 无奈

  • 谎言

  • 枪稿

  • 不解

  • 标题党

热点文章